top of page
IMG_4928.PNG

春籟琴話

地點:

台北市建國南路二段231號B1演奏廳 APA藝文中心大夏廳

日期:2025年3月22日星期六 下午2:00

下半場一開始由現代作曲家V.K.克的獅子大開口帶領大家穿越時光隧道,進入「古典音樂」的作曲家的音樂饗宴,每個作曲家都有他獨特的樂曲風格,其中包含巴洛克、古典、浪漫以及現代樂派,曲目豐富等待著大家一起欣賞!

IMG_4924.JPG
IMG_6374.PNG

13 施怡安

《V.K.克》
  獅子張大嘴​
​​

​這首曲子形容獅子張大嘴大大的打個哈欠,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夢中有各種奇妙的記憶,放鬆而溫暖,而每一位聽到這首曲子的聽眾,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回憶,隨著旋律進入了時光隧道,一起進入這奇妙的音樂世界,也藉由這首樂曲,帶領大家進入音樂的時光隧道,進入古典的音樂世界當中。

IMG_4924.JPG

14 呂紹竹

《Frank Churchill》
卡通白雪公主「嗨~荷~」
《巴哈》
G大調小步舞曲

 

紹竹幫這兩首樂曲編了個小故事,白雪公主很開心的和小矮人們開心的在森林裡生活,而第一首曲子就是小矮人們精神奕奕的在森林裡蹦蹦跳跳忙碌的身影,而『小步舞曲』是一首三拍子的舞曲,想像公主和王子一起跳舞優雅的情境,最後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小步舞曲』是一種高貴優雅,速度中庸的三拍曲子。在路易十四時代,跳小步舞曲所需的Z形地板圖案曾隨著小步舞曲的盛行而傳遍歐洲。而巴哈的許多小品,是為了教導他的子女以及學生而做,曲子雖然簡短,但每一首都有豐富的藝術性,在學習中頗有挑戰性喔!

IMG_6421.PNG
IMG_4924.JPG
IMG_6398.PNG

15 李驊芳

《徹爾尼》
  滴答鐘
《帕海貝爾》
 卡農

徹爾尼是貝多芬的學生、李斯特的老師,是一位偉大的鋼琴教育家,他在《鋼琴理論及演奏大全》指出:「彈奏時,手的動作要藏起來,手指不可以抬得比必要時高。為了做得正確,有必要增強肌肉的內在緊張,在不破壞手指柔軟運動的範圍內,加入手臂的重量」我們有許多彈琴技巧都是奠定於徹爾尼的理論喔!而『滴答鐘』,就是徹爾尼的其中一首練習曲,藉由音型表現出時鐘滴答滴答的聲音。

《卡農》在字面上的意義是「輪唱」的意思,在曲子中也會聽到低音聲部一直不斷地重複一樣的旋律,不過作曲家在一樣的弦律基礎上做了不同的變化一直輪流出現,原來是給許多不同樂器一起合奏創造輪唱的效果。原本這首曲子是巴洛克時代作曲家帕海貝爾的作品,不過後來被電影「我的野蠻女友」、「凡夫俗子」拿來做配樂而廣為人知。

​驊芳因為爸爸很喜歡這首樂曲,一直期待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演奏這首曲子給爸爸聽,現在終於實現這個夢想了!

IMG_4924.JPG

16 李樂謙

《巴爾托克》
  獻給孩子們的鋼琴曲集
  No.1、No.3、No.6

 

巴爾托克是近代作曲家,而他的這部作品「獻給孩子們的鋼琴曲集」是用民歌的素材來表達自己的藝術想象力,這三首是曲子匈牙利民歌而作,巴爾托克認為藉由民謠,可以讓大眾更能更輕易的學習音樂語言與和聲而產生共鳴。

樂謙為這三首曲子編了屬於自己的故事,並在樂譜上畫上了豐富的插圖表現喔!第一首形容孩子們快樂調皮地玩耍,互相追來追去跑跳蹦,最後累了要休息睡著了,很像自己調皮搗蛋的樣子。第二首來到古老的城堡探險,好長好長的一條路一直走,伴隨著旁邊海浪一波一波打上來,在充滿神秘的城堡中觀光。第三首左手激動的節奏代表危險要來了!敵人的各種大砲來攻擊,士兵們也進行各種反擊,最後充滿懸念的結束,到底戰爭結束了沒?結局交給大家決定吧!

IMG_6426.PNG
IMG_4924.JPG
IMG_6423.PNG

17 許尹禔

《久石讓》 選自宮崎駿動畫:
  神隱少女『總是一次又一次』
《貝多芬》土耳其進行曲

 

『總是一次又一次』這首曲子名如音樂,一直在迷宮裡不斷地走啊走,好像走不出來似的,尹禔覺得彈這首曲子自己就好像劇中的小女孩,總是在尋找出路但總是一直在繞圈圈,不過好險最後終於找到了迷宮的終點!

​貝多芬的『土耳其進行曲』是在古典時期很流行的一種曲式,這首曲子同一個主題一直不斷地出現,藉由音樂強弱的變化展現各段落的不同,而尹禔也為這些段落設計了各種不同的隊形變化,想像自己指揮著士兵們表演各種不同的隊形,從個人秀(弱),到眾士兵一起排列出星星隊形狀大的場面(強),藉由這方式老表現屬於自己的土耳其進行曲。

IMG_4924.JPG

18 黃捷樂

《莫札特》
土耳其進行曲

 

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是選自他的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331號第三樂章,模仿了當時非常流行的奧斯曼軍樂隊的音樂,這首曲子非常有名,經常被單獨演奏,而且還被現代鋼琴作曲家改編成各種版本,常於音樂會中帶動聽眾熱鬧氣氛!

​曲子演奏的特色各段落會有各種敲擊效果被稱為「土耳其式停頓」,樂曲也是以迴旋曲式輪流演出,帶領大家一起感受各種不同的隊形,騎兵的馬蹄聲、快速的上下奔騰,跑越過一座又一座的山丘,最後壯觀的軍隊聚集在一起,做一個熱鬧的結尾。

IMG_6419.PNG
IMG_4924.JPG
IMG_6458.PNG

19 李樂潔

《莫札特》
 小星星變奏曲

『小星星變奏曲』其實是法國民謠「媽媽請聽我說」這首旋律最初出現在1761年,後來被用作許多兒歌,比如「小星星」、「字母歌」等。

而這首變奏曲,由莫札特是在25歲時作曲,全曲共12個變奏,每一個變奏各有特色非常有趣,而老師在樂潔四歲剛開始學鋼琴時就曾經彈過這首曲子給她聽,當時樂潔就說:「我好希望以後可以彈奏這首曲子!」當老師跟她說可以演奏這首樂曲時樂潔非常開心,算是學鋼琴的一個小夢想終於達成了!不過這首曲子非常長,對於樂潔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全曲演奏完要9~10分鐘,能夠完成這首子的樂潔也是很棒的一個成就!

IMG_4924.JPG

20 黃鈺晴

《貝多芬》
  第八號C小調鋼琴奏鳴曲
「悲愴」第三樂章

這首『悲愴』奏鳴曲,是貝多芬於1798年做的作品,是貝多芬最著名的鋼琴奏鳴曲之一,據說貝多芬在創作這首樂曲時父母剛剛去世,有人認為該作品是貝多芬前半生的寫照。反映了作曲家內心孤獨但又不向命運低頭執著的性格,但也有另一個說法是認為對青春期少男少女們的各種不同性格,有對現實的對抗,也有多愁善感的篇章,音樂要怎麼解釋,聽眾們怎麼覺得呢?

IMG_6375.PNG
IMG_4924.JPG
IMG_2925.PNG

21 徐麗婷

《貝多芬》
 第十七號D小調鋼琴奏鳴曲
「暴風雨」第三樂章

​​

原本這首樂曲並沒有『暴風雨』這個名字,而是來自他的朋友及其傳記作者安東・辛德勒的描述,因為他詢問貝多芬有關其作品的詮釋問題,貝多芬建議他去閱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而命名,而第三樂章傳聞作曲家是在模仿馬車行走的聲,不過我們在演奏時因為作品音型常有一直不段旋轉、且有各種明暗不同的和弦,將暴風雨降至天氣充滿變化的感覺融入其中,而這個馬車,就在這樣不穩定的環境持續往前前進,穿越各種情境,最終到達目的地而停下來了。

IMG_4924.JPG

22 苑宸瑋

《貝多芬》 
第十四號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
「月光」第三樂章
 

貝多芬將「月光奏鳴曲」於1802年題獻給貝多芬的學生朱列塔·圭恰迪,據說貝多芬曾與她有過一段戀情,不過這個說法至今仍然存有疑慮,而「月光」這個名字至今也還是很有爭議,不過現在已經成為大家對於這首樂曲耳熟能詳的代名詞了。

第三樂章是整個奏鳴曲的重心,宸瑋在上一次表演時演奏了優美的第一樂章,而這次的第三樂章情感爆發十分激烈,有許多高難度的快速琶音技巧、顫音以及誇張的表情記號,對於演奏者的技巧和情感體驗有著很高的要求。查爾斯·羅森曾就該樂章說過:「這是對情感的不羈表達,直至二百年後的今天,其激烈程度依然令人驚詫。」這次挑戰演出這首樂曲算是宸瑋給自己鋼琴學習的一個階段性的標誌。

IMG_6416.PNG
IMG_4924.JPG
IMG_6375.PNG

23 黃鈺晴

《舒曼》 
 兒時情景 No.1「來自遙遠的國度」
 

兒時情景在描述舒曼成年後對「童年的回憶」,所以說這首樂曲是屬於成年人的「回憶」,每一首都有其情境標題,而每一人的童年都有屬於自己的童話世界,「來自搖遠的國度」就有給人這樣的感覺。

​在整場音樂會的最後,鈺晴演奏的這首樂曲希望帶領大家 一起從遙遠的古典時期的各種作品,到童年回憶,最後慢慢地回到現實,做一個完美的Ending。

​謝謝大家的聆聽與參與!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