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萃文老師

家長是否要陪幼兒的孩子上鋼琴課?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問題是許多學齡前孩子的家長蠻容易遇到的問題,那就是:「我到底要不要陪孩子上課呢?她才四五歲。

常常有家長在詢問時問我這個問題,送幼兒學琴家長大多擔心的問題不外乎是:「孩子會不會坐不住」、「孩子要媽媽陪」、「不跟著上課不知道回去要怎麼陪伴孩子練琴」等等,其實到底要不要陪這件事情要看媽媽、孩子的個性來探討喔!我們還從案例來看吧!

案例一:

小朋友五歲,家長坐在後面,會很安靜的看老師和小孩互動,老師在上到一個段落,在休息片刻時會跟家長解釋剛剛上課的內容,在幼兒教學中,片刻的休息是必要的,因為孩子並無法專注力持續一整堂刻的時間,上完一本書通常會給孩子一個起立放鬆的時間,可能只是三十秒鐘,但是孩子就可以在下一本教學時恢復專注力。利用這個片刻,可以讓孩子放輕鬆一下,老師也可以跟家長解說一下教學內容,家長可以即時了解回去要如何陪伴孩子練習。


這其實是一個很理想的狀態,我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也有遇到一些這樣的狀況,孩子在上課時不會時不時看媽媽,而是看著老師,聽老師說話,媽媽在上課過程中只是坐在後面,不會中途出言發問,而是會在「休息片刻」的時間跟老師討論孩子上課的內容,接著繼續下一本課本的教學。這樣的狀況,家長是很適合跟著孩子上課的,回到家裡也可以幫助孩子正確的練習。


案例二:

小朋友四歲,家長很擔心小朋友是不是坐的住,所以跟進去上課,開始上課的時候,發現小朋友一直很不專心,不斷的扭來扭去,並且眼睛隨時都會偷偷的瞄一下家長,看看家長的反應,於是家長忍不住喊「坐好!」「專心點!」,而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家長會很忍不住想要幫孩子說出答案,或者覺得孩子不專心所以沒有辦法馬上回答老師問題。


相信大部分的家長遇到的是這樣的狀況,常常上課上的自己心裡也火冒三丈,導致學習氣氛變的不是很愉快,這樣長久下來家長、老師、孩子都會很有壓力,每次都在緊張的氣氛下度過,相信許多家長也很不喜歡上課是這樣的狀況,然後就會想,難道是孩子年紀太小,無法專心上課?


其實這種情況下的孩子,是很在意父母的反應的,她會希望知道父母對於她現在的表現是否滿意,或者害怕自己表現不好,所以一直偷看父母的臉色,通常一開始上課都會跟父母撒嬌,希望父母的陪伴,但是其實這種狀況才是需要讓孩子和老師「單獨上課」。


父母在離開孩子的視線後,孩子只需專注的跟老師互動,或許仍然會有一些不專心的狀況,但是這可以由老師「掌控上課的節奏」,由老師來糾正孩子的上課情況,孩子會漸漸學到對自己課業負責這件事情,也不再一直依賴父母,這就好像去學校上課,父母不會一直陪在旁邊學習,而是要讓孩子自主學習,如果回家忘記了,那要自己負責,下次由老師來檢討問題,這樣才是真正達到學習的目標。


或許家長會問:「那回家練習我怎麼陪伴呢?」


其實有一種狀況並不是很好的,那就是回家孩子一遇到不會的難題,就要媽媽幫她解答,教她怎麼做,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遇到不會的就找媽媽,而不是自己找出答案。」家長可以試著用引導,問答的方式引導幼童去想答案喔,不要直接告訴她答案是什麼。


我常常跟家長說,回家練習父母其實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規律練習的習慣」。當練琴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不再有討價還價的機會,自然的就不需每天為了練琴這件事大眼瞪小眼,至於練琴的內容,除了老師每堂下課後都會跟家長溝通目前孩子遇到的問題,回家要幫忙注意的事項外,「練習」這件事情是要交給孩子自己負責的,遇到忘記或者不會的地方,就須檢討是不是上課的時候不專心?沒有記住?還是其實不太懂呢?還是可以試著自己解決不會的地方,記起來上課的時候請教老師。


家長要做的事情是:「在練習完成後,給孩子一點時間表演,用詢問的方式問孩子這次練習的成果,給予鼓勵明天會更好。」不要太過干涉孩子練習過程,比如出聲說:「錯了、不好聽、怎麼一直卡」這類言語,讓孩子專心的負責自己的練習時光,練習成果交由老師來鑑定,老師每堂課會跟家長說孩子的練習成果,久而久之孩子可以學習「對自己練習負責」這件事情,而不是每天家裡一遇到練琴就好像打丈,爭吵不斷,最後父母小孩都不開心。


到底怎樣做,要不要陪孩子上課?沒有一定的答案,或許可以由家長先想想,自己是哪一個類型的呢?

35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